1.1工程描述
,L=1087m;浦江連接管Φ2700,L=2575m,均采用“F”型鋼承口式鋼筋砼管,楔形橡膠圈接口,管道平均埋深6.00~10.20m。
白龍港過江管項目過江管長度為1087m。采用DN2700大刀盤泥水平衡頂管法施工,為長距離曲線頂管,管道覆土14.05m~21.4m。其中443m為復合型曲線頂管,位于黃浦江東側駁岸樁處為本段管道埋深最深點,管底標高-22.1m。
曲線段地理位置 | 弧長L(m) | 平面曲率半徑R(m) | 豎向曲率半徑R(m) | 管底標高(m) |
W2#工作井~黃浦江東側駁岸樁 | 443 | 3450(右曲) | 18495(上曲) | -19.38~-22.10 |
黃浦江東側駁岸樁~W1#接收井 | 644 |
| 15260(上曲) | -22.10~-12.00 |
W2~W1段頂管自東向西由位于林浦路東側綠化帶內的W2#工作井始發 管道在浦東陸域段(L=443m)需穿越多座民房 穿越黃浦江及其東西兩側防汛墻(L=475m) 到達終點位于浦西擬建華涇泵房內的W1#接收井(浦西陸域段L=169m)。
特點、難點分析
W2~W1段頂管需穿越黃浦江,為超長距離復合型曲線頂管,施工技術難度高,風險大。確保該段頂管對施工中的測量、頂力控制、進出洞措施、地面沉降控制、管道通風等控制措施。
(1)長距離曲線頂管測量、糾偏控制要求高
W2~W1段頂管頂程為1087m,本段全段為復合曲線頂管,曲率半徑分別為R=18495m(上曲)、R=15260m(上曲)、R=3450m(右曲)管道內的水霧會影響測量精度,測量工作要求高、密度大,影響頂管頂進效率。施工技術難度高,風險大。
(2)長距離上坡頂管對管道內的通風要求高
隨著管道向前的推進,距離隨之越長,管道內空氣稀薄,本段管道亦為上坡頂進,最大高差10m,不利于管道內的空氣的流通。
針對性措施:采用軸流風機進行通風,管道采用帆布管道接入隧道,在確保通風量的同時便于鏈接,同時配備氣體檢測儀器,針對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氫、含氧量進行檢測,并將隧道內檢測空氣質量在隧道口公示,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
(3)沿線需穿越筑物和黃浦江駁岸樁基,對沉降控制要求高
W2#~W1#段頂管中浦東陸域段443m為復合型曲線,需穿越林浦路東側沿線多座民房及黃浦江駁岸樁基,對頂管施工沉降控制要求高,頂管施工過程中,對其自身的周圍土體將產生擾動,使土體本身的強度發生變化和土體產生位移,從而導致地面沉降,同時波及頂管管道上方的建(構)筑物。
針對性措施:頂管施工前,針對沿線需穿越的建筑物及黃浦江駁岸布置沉降控制檢測點,每天及時收集沉降數據,調整合理的頂進推進參數;
嚴格控制機頭及管道的倒退現象,在工作井內設置止退裝置,從而控制因機頭、管節倒退引起的機頭前方土體流失;
格控制頂管注漿工藝,通過在管道內每50米設置的一對壓力表,控制管節注漿壓力,使管外壁形成良好的膨潤土泥漿套,減少管外壁于土體之間的擾動。
(4)頂管機進出洞難度大
進出洞是頂管施工的關鍵工序,針對本段頂管進出洞必須充分認識到施工風險,在頂管施工中,隨著管道的不段向前延伸,頂管出洞口土體會不斷的沉降。
針對性措施:本段的頂管出洞口采用雙層止水橡膠板裝置,加固區采用雙排Φ800旋噴樁;洞門預埋注漿孔便于機頭出洞瞬間注入膨潤土漿液,確保機頭出洞的安全。
(5)本段頂管穿越⑥暗綠色粉質粘土層距離約588m,該土層強度高、黏聚力大,對頂管機頭進土造成困難,影響推進、頂力、糾偏、速度。
針對性措施:改造頂管機刀盤,嚴格控制頂進速度,防止機頭迎面土體(⑥層土)形成土餅,影響進土。
1、割除切削刀頭,只保留刮刀,減小土與刀盤面板的連接點。
2、刀盤面板設置注漿孔,在頂進時向土體注射膨潤土(或高分子聚合物漿液),潤滑刀盤面板(或改良土體),同時有利于泥漿在出泥管中流動。
3、頂管機設置兩處出泥口,以防止頂管機在砂性土中堵塞出泥管
-
福建平潭水資源頂管項目工程領導來公司考察 2019-05-22
2019年5月18日福建平潭閩江口水利工程業主、總包及監理等三方領導10余人…
-
縣委王慶武書記蒞臨公司并指導工作 2019-03-20
2019年3月20日下午廣德縣委王慶武書記來公司視察并指導工作,公司總經理…
-
廣德縣羅正軍縣長蒞臨我司調研并指導工作 2019-03-20
2019年3月20日上午安徽省廣德縣羅正軍縣長率領縣城建局、稅務局、環保局…
-
頂管機頂進過程的壓力平衡 2019-03-08
無論采用何種工藝施工,頂管操作時都必須強調機頭與開挖面土體的…
-
曲線頂管技術 2019-03-08
曲線頂管主要是利用頂管機內安裝的四組八個用于曲線轉彎的千斤頂不同步…
-
頂管技術的主要問題 2019-03-08
我國頂管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機械設備技術相對落后,區域差異明顯,水…